因此如果把时程问题背后的原因找出来!你会发现:并不是增加资源就会有效喔!
When correcting a scheduling problem, what is the FIRST technique a project manager should consider?
A. Crashing.
B. Reducing project scope.
C. Fast-tracking.
D. Out-sourcing.
肥虾就个人对PMBOK的了解解析该题答案;并分享个人的经验,关于专案经理在发现时程问题的考量与对应作法。
(一)PMP考题解析
各位可以注意本题的关键词:「correcting a scheduling problem」。在第六章的六个processes,那一个process有"Recommended Corrective Actions"?各位可以发现是在6.6 Control Schedule,那时project management plan已经产生,其中的cost baseline都已经放入project management plan了。
因此,如果cost reserve不够,那要怎么办?因为向公司要人、要钱,如果超过cost baseline都是要Change Request;而针对专案经理所掌控的contingency reserve是针对know-unknown;如果这个问题是unknown-unknown,那就要动到management reserve,那就要sponsor的approved。
而Project Schedule Network Diagrams不是schedule baseline喔!并未纳入project management plan中。所以应该思考调整fast-tracking中的选择性依赖关係的顺序,设法变更其中的leads 跟lags的安排,还有请记住Schedule Compression是6.5Develop Schedule的Tool and Technique;Adjusting Leads and Lags可是6.6 Control Schedule的Tool and Technique喔!
(二)实务经验分享
在实务上,肥虾碰到的专案中,很多的管理高层在碰到时程的问题时,很多人是喜欢优先採用crashing,但个人以为这是受到"人多好办事"这古老谚语的影响!可是相对地,很少人去考虑到为什么会造成延误(提前)的原因!
一般专案经理最普遍的作法,就是回去跟公司要人、要钱!
我以为,这一方面是专案经理给自己一个藉口:「这是资源不够,而不是专案当初规划有问题,或是专案经理管理上有些不当的地方。」另一方面,当专案经理向公司要资源之时,就把专案的问题,上纲到公司人力资源管理政策的问题!把问题推给公司,然后变相的给自己增加缓冲的时间。
肥虾认为每个专案经理处理的方式会跟,会因为外在的限制、sponsor的压力与利害关係人的要求而变化!也会跟时程问题发生的时点在专案作业的时点有很大的关係!
以肥虾个人参与专案的浅薄经验与认知,肥虾在解决更正时程问题时,会进行以下的程序:
(1)釐清原因:为什么?造成问题背后的原因是什么?与当初所设想的差在哪里?
=>事前的规划与现在的状况之间到底出了什么状况?到底是有什么没想到?或是想到了而没去注意?背后造成的原因在哪里?真正的关键点是什么?
(2)设法集中问题的焦点,缩小问题的範围!
=>基本上, crashing如果不是用专案已有的reserve,你会发现你将落入公司内部竞争的难题!如果你很红,有时候你会发现跟公司要钱比要人可能简单一些!如果公司是要给你现有公司的员工,有时候要到的人很多都是别的团队不要的!如果是招募新人,很多公司的政策跟管理,会需要一定的时间,新进的人如何融入团队,多久融入,这些都是问题的範围!
(3)考量对问题解决方案外在跟内在的限制!
=>比如合约的限制,专案团队成员是否已经呈报买方,而且变更需要申请跟审核;合约的金额是否允许你增加成本;专案现有的文件跟作法,是否足以训练一个新手儘速的融入团队;团队是否存在强烈的排外性。
另外,针对同一个更正时程的问题,肥虾会考虑更正的时间点:
(1)时间点:合约签定前
=>完工日期是买方强力要求的,那用crashing增加成本,或减少产品功能与性质(scope)或品质(quality)。
(2)时间点:规划中
=>crashing跟fast-tracking,我会同时思考!尤其对于fast-tracking中的选择性依赖关係儘量去调整,crashing所增加的成本则可纳入cost-baseline。
(3)时间点:执行前期
=>我会先看看fast-tracking中的选择性依赖关係!如果schedule reserve能cover,那不管它,但要强力监控!如果cost reserve充足,那我会考虑用crashing。而且在专案执行的前期,新人的加入,可以有一些缓冲与容忍度让新人融入团队!或者外包给别人,但自己的团队要花费些心力在外包厂商跟专案範围的接合处!
(4)时间点:执行后期
=>如果reserve都已经被用了差不多,而且团队之间已有一定的默契跟向心力,那我会考虑fast-tracking先。因为rework的风险,跟加人把团队搞杂的风险,我会比较担心团队垮掉的风险!
(5)时间点:快验收的时候
=>考量工作的本质,如果只是文件撰写等行政工作,或是黑箱测试可以比较独立于原有团队之外的工作,可以考虑crashing!那fast-tracking就比较不考量了,因为大概没有什么activity可以平行运作了!如果这些时程所包含的activity的delivery不太影响交付产品的主要功能,也在stakeholder的tolerance的边界,那我会设法去噜掉它,作变相的scope change。
以上是肥虾个人小小的看法!以下,肥虾将分享一个我个人的实例:
曾经有一个专案的部份活动在执行发生delay,经深究原因发现是两个同事在工作的接合界面有冲突。因为前者工作的负责人,比较懒散与不负责任,因此导致后者activity的负责人必须花费很多精力跟时间,去检核前者的delivery。后来跟后者打个商量,如果他去cover前者的工作,他是否能负荷?对他是否也比较方便?而后者的回答是正面的。因此前者被要求离开团队,不但省钱、省人,省下的钱一部份,发给后者当奖金!结果,大家是皆大欢喜,且有效的缩短delay的时间呢!
因此如果把时程问题背后的原因找出来!你会发现:并不是增加资源就会有效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