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资本市场国际化的黄金时刻,关键就在这 2、3 年!打造亚洲那斯达克,创新板待政策鬆绑

政府要让创新板成为亚洲那斯达克,希望藉此抢进国际新创滩头堡;惟比较各国法规,台湾创新板仍需要更多政策鬆绑,才能真正具备国际竞争力。

政府为推动「亚洲资产管理中心」政策,行政院长卓荣泰7月甫宣示5大方向,其中「鬆绑法规、打造亚洲那斯达克」成为重点,要求证交所以「创新板」承担此关键任务,不仅要把国内新创留在台湾,还要吸引海外企业来台挂牌。

台湾挟着强大的半导体、资通讯相关製造实力,相关供应链完整,已经成为全球AI中心,具备发展「亚洲那斯达克」的实力。政治大学经济系教授萧明福接受《财讯》双週刊採访时表示,若能争取外资企业加入创新板,亚洲资产管理中心就能成为这些企业运筹资金的地方,相得益彰。不少专家也认为,若能吸引各国重要科技公司来台上市,也能藉此与台湾安全与科技产业发展进一步挂钩。

然而,创新板既然要打国际杯,上市条件就应该比照主板,接轨国际。但是现行规範的诸多限制,让不少业者疾呼,政府若无法尽速鬆绑创新板的相关法规,恐成为纸上谈兵,错过台湾成为「亚洲那斯达克」的黄金时机。《财讯》双週刊整合各方专家意见,一致指出要鬆绑相关法令限制。

第1,放宽外国企业台籍董事过半的限制。现行制度规定,外国企业在台上市柜企业,台籍董事席次须超过半数,且至少两席台籍独董;反观在主要国际市场,如美国、香港、新加坡均无类似要求。

董事身分限制 比国际还严

追溯原因,2020年8月康友-KY案后,金管会为强化对外国公司监督所致;虽立意良善,但较国际严格的规範无异于筑起高墙,将海外企业拒之门外。

KPMG安侯建业创新与新创服务团队主持会计师黄海宁接受《财讯》访问时表示,以新加坡为例,只要求外国上市公司需至少有两名独立董事,且至少其中1人常驻当地,常驻资格涵盖公民或永久居留等;香港则要求外国上市企业董事会设置至少两名授权代表与一名替代联络人,或是委任授权代表,负责与港交所联繫。「不妨仿效新加坡或香港的制度,不以户籍,而是以居住地为要求,平衡公司治理以及监管弹性」。

第2,开放创新板股票得为当沖标的,免签风险预告书。创新板创设之初,考量到新创公司的商业模式,设计许多限制措施,以保护投资人权益。但现在创新板身负吸引国内外新创的任务,创投公会理事长邱德成接受《财讯》访问时坦言,「规範还是过于繁琐,不妨再进一步放宽,重点就是让市场与国际接轨,外资才进得来。」

邱德成认为,「我们应该对资本市场有信心,相信管理机制与投资者能判断跟承担风险」。

证交所董事长林修铭进一步解释,创新板年初取消合格投资人制度同时,也新增创新性审查制度,并提高上市审议会决议门槛;虽然未要求申请公司获利,但本业亏损严重的公司,也要求强化资讯揭露,每半年至少举办一次法说会,希望在吸引挂牌企业与投资人同时,取得与监理之间的平衡。

法人投资限制  难吸引资金

第3,投信基金投资创新板规範应比照一般板,一併开放为权证标的。根据规定,1档基金投资任一创新板公司的总金额,不得超过基金净资产的1%,是上市与上柜公司的十分之一;且基金在创新板的投资配置,不得超过基金净资产的3%,比兴柜的5%更低。

以目前规模最大台股基金,高达544亿元的安联台湾科技基金为例。如果一家公司获得经理人青睐,他在创新板上市,最多只能获得5.4亿元投资,但如果是上市或上柜,上限一口气来到54亿元。

另外,缩短创新板集中保管时间、券商保荐与会计师内控审查规定,都需要接轨国际。事实上,创新板最关键的问题,就是如何完全比照主板,并且减少板块之间转移的摩擦力,才能汇聚国内新经济企业的力量。

改变关键恐怕仍在主管机关的态度。业者表示,许多议题其实在年初早有共识,但主管机关态度倾向先观察市场表现再决定未来走向,「台湾要当亚洲那斯达克,未来2、3年是关键,否则机会窗口会愈来愈小,」他直言,「应该要用『没有明天』的冲刺速度,才来得及」。

(本文由 财讯 授权转载)

延伸阅读:

  • 台新新光金控上路 三大挑战在眼前!大股东直言:短期内不会有综效
  • 现场直击》高轮GATEWAY CITY亮相 JR东日本预演智慧未来生活
  • AWS台湾云端高峰会 美国神秘军工AI股首度来台曝光
  • 石破内阁倒数中!日本民意转向民生 「特拉斯式冲击」成经济最大警讯

关于作者: 网站小编

码农网专注IT技术教程资源分享平台,学习资源下载网站,58码农网包含计算机技术、网站程序源码下载、编程技术论坛、互联网资源下载等产品服务,提供原创、优质、完整内容的专业码农交流分享平台。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