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驻德国大使馆:提醒在德中国公民谨防不法分子假冒国内公检法名义实施电信诈骗

这是来自中国驻德国大使馆的提醒信息:
"中国驻德国大使馆提醒在德中国公民谨防不法分子假冒国内公检法名义实施电信诈骗"
近期,针对在德中国公民的电信诈骗案件有所增加,部分不法分子利用我国内地公检法机关名义进行诈骗。为保障在德中国公民的财产安全,中国驻德国大使馆提醒在德中国公民提高警惕,谨防上当受骗。
"常见诈骗手法:"
1. "假冒身份:" 诈骗分子通常冒充中国内地公安机关、检察院、法院或国家安全机关的工作人员。 2. "制造事端:" 声称当事人涉嫌洗钱、走私、诈骗、参与非法集资或其他严重犯罪活动,需要配合调查。 3. "制造恐慌:" 以冻结当事人银行账户、冻结资产、刑事拘留、拘留其家属等相威胁,要求当事人保持沉默,不得向他人透露。 4. "诱骗转账:" 要求当事人将资金转入所谓的“安全账户”或“保证金账户”以证明清白,并要求提供银行卡密码、验证码等信息。 5. "远程“办案”:" 要求当事人通过视频通话、语音通话或远程屏幕操作等方式配合“办案”,以便“查看”其银行账户或“核对”身份信息。
"重要提醒:"
1. "公检法机关办案有严格程序:" 根据中国法律,

相关内容:

lass="xiangguan" id="content">

来源:中国驻德国大使馆

本周,不法分子假冒德国电信公司及国内公检法名义实施电信诈骗事件频发,常见手段是以个人信息泄露、涉嫌违法犯罪、跳转国内警方通话等为由,引诱当事人提供个人情况或操作银行转账,导致在德中国公民特别是留学生遭受经济损失。

中国驻德国大使馆郑重提醒在德中国公民:

一、请不要在电话中向陌生人透露自己的姓名、出生日期、护照号码、银行卡号、家庭住址等个人信息。如接到疑似诈骗电话,请立即挂断或进行多渠道核实。

二、使领馆不是执法机构,不会向您转交所谓可疑紧急材料。如提及金钱交易,包括但不限于取保候审金、自保金,切忌直接转账。

三、国内公检法不会要求您对案件保密不向任何人透露,或每小时让您报告行踪。一定要向身边亲友、同事寻求帮助,或拨打中国领保热线12308(24小时),多方求证真伪。

四、如不慎遭遇诈骗,可参考以下渠道及时报案:

(一)向在德居住地或学校警方报案,拨打德国110或当地警察局电话。

(二)对于涉案赃款系通过中国内地银行卡转账取现的,受害人向德警方报案后,可直接拨打银行所在地或户籍所在地公安机关110报警电话介绍案情,并提供涉案银行账号。或者,通过110报警电话转接、查询当地反诈骗中心的报警电话后,提供涉案银行账号。

(三)为规避中国内地执法,不法分子经常指示受害人将钱款汇至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金融机构。受害人向德警方报案后,可同时向特区政府有关部门报案:

香港特区政府反诈骗协调中心联系方式请见:
https://www.police.gov.hk/ppp_tc/04_crime_matters/adcc/

澳门特区政府治安警察局联系方式请见:
http://www.fsm.gov.mo/psp/cht/psp_left_4.html

关于作者: 网站小编

码农网专注IT技术教程资源分享平台,学习资源下载网站,58码农网包含计算机技术、网站程序源码下载、编程技术论坛、互联网资源下载等产品服务,提供原创、优质、完整内容的专业码农交流分享平台。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