镭洋科技成功通联夜鹰号!启动新创追星 8U 物联网立方卫星商转部署

镭洋科技今日宣布由国家太空中心(TASA)委託开发的首颗新创追星先期计画 3U 通讯立方卫星「夜鹰号(Nightjar)」,已成功与地面站完成双向通联,并稳定接收自研通讯酬载讯号,技术成熟度(Technology Readiness Level,TRL)正式达到第八级(TRL 8),代表镭洋自主系统已完成实地验证,具备实际运行与进入商业化部署的条件。

夜鹰号为台湾少数由民间企业主导设计、研发,并操控的低轨通讯卫星,任务核心为自研通讯酬载的飞行验证,这次任务中,镭洋科技完成通联成功,不仅是接收到卫星发出的 beacon 广播讯号,更是透过自研通讯模组与卫星完成通讯连线测试,实质验证完整卫星通讯链路的稳定性与功能。

这次任务不仅由镭洋团队完成地面站讯号接收,更吸引国内外多位业余无线电用户(UHF)成功接收 beacon 讯号,证实卫星本体运作正常、信号稳定,而真正的关键成就,在于镭洋成功驱动 Ku 频段主动通讯酬载,实现从地面主动下指令、卫星回传资料的双向链路通联,展现民间企业自主设计、研製与操作高频通讯酬载的技术实力。

为支援这次任务,镭洋携手台北科技大学共同建置台湾首座由民间自主打造的 Ku 频段地面接收站,以确保通联操作顺利完成,这次通联成功的经验,代表镭洋科技已具备从卫星酬载自主设计、生产、测试,到地面链路建立与实际通联操作的全链路整合能力,为后续发展高通量卫星系统、多频段星系组网与商用部署奠定坚实基础。

以夜鹰号任务成功为起点,镭洋科技正式启动下一阶段与国家太空中心合作的新创追星 8U 物联网立方卫星计画,预计 2025 年底至 2026 年中,透过 SpaceX Falcon 9 火箭陆续发射四颗 8U 物联网立方卫星,打造星群通讯雏形,展现推动卫星通讯规模化与系统化部署的决心。

这次飞行任务聚焦三大核心验证项目,涵盖卫星系统的运作稳定性与酬载效能,首先是确认各模组功能完整性及卫星精準指向能力;其次是验证镭洋自研的 IoT 通讯酬载,包括 Ku 频段高速通讯、LoRa 低速通讯,以及 Ku 频段星间通讯功能;最后是验证国家太空中心提供的高精度 GPS 接收器(GPSR),是否能在轨道上稳定接收定位讯号,协助卫星掌握即时位置资讯,以及具备太空级耐环境能力的通用图形处理器(GPGPU),是否能在高辐射与低温等严苛条件下稳定执行资料运算与分析任务。

镭洋科技首颗新创追星 8U 物联网立方卫星「黑鸢1号(Black Kite-1)」已完成环境测试,并进入发射準备阶段,第二颗卫星的组装作业随即展开,透过持续的卫星部署与酬载飞行验证,预计 2026 年前完成初步星系架构,打造具备商转条件的低轨卫星通讯平台,未来将广泛应用于星群通讯、偏远地区,以及无法架设传统网路的场域,有效突破现有通讯瓶颈。

这计画展现三大投资潜力,一是成熟且具备规模部署潜力的核心技术,二是结合阵列天线模组、星间链路与 IoT 应用的三大功能,三是自 2026 年起布局国际市场,以亚洲区域实体应用为首波落地场景,并标誌着镭洋科技在低轨通讯领域具备「从地面到太空」的完整垂直整合能力,更意味着台湾本土企业开始在国际卫星供应链中占有一席之地。

(首图来源:镭洋科技)

延伸阅读:

  • 大宇资跨足半导体!董座凃俊光:扬智止血拚 AI ASIC、光罩优化子公司
  • 为美国製造强化 AI 资料中心模组化!东元以 1 股增资换发鸿海 0.305 股
  • 大宇资转投资架构调整!扬智砸 7.15 亿策略投资台湾光罩与安瑞科技

关于作者: 网站小编

码农网专注IT技术教程资源分享平台,学习资源下载网站,58码农网包含计算机技术、网站程序源码下载、编程技术论坛、互联网资源下载等产品服务,提供原创、优质、完整内容的专业码农交流分享平台。

热门文章